斯宾格勒拒绝那被歌德和温克尔曼所开启,并且被尼采所发扬光大的希腊崇拜。……为了说明我们(西方)的源头不在希腊,斯宾格勒指出,公元10世纪以前的西方完全没有文字……文字学可以证明和确认“西学中源”。没有表意文字,也就没有定义、概念、抽象、推理等,也就不可能有知性与知识、科学与哲学,等等。西方人在17世纪才了解汉字这一仅有的表意文字。鉴于它表示的,不是声音,而是事物、客观或自然,如此关系反映在定义、概念上,并且具有抽象推理的功能;汉语(汉字)就被那时的欧洲精英当作“哲学语言”,希望通过它使他们自己的字母文字从发音符号变成“知性符号”。由此,西方才获得真正的文字——具有“表意内涵”的字母表音文字,从而能够书写科学与哲学等。难道之前还存在“古典”(古希腊)吗?
对于西方人来说,没有文字是无法想象的;书信、书籍、诗歌、传记、报告和政府文件……乃至圣经,皆离不开文字……
斯宾格勒反问:强烈依赖文字与文献的现代西方怎么会是一个“非文字文化体”的学生或传人呢?
作为其总的历史哲学的一部分,斯宾格勒抨击“现代西方源自古希腊”的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是由多文化所构建的。由此,斯宾格勒否定了西方中心论的历史“三段论”,即:古代→中世纪→现代;这只是片面地美化西方,但对于其余世界(像中国等)则是荒谬的。……希腊崇拜者们有效地发明了“古希腊”及其与今西方的相似性,而掩盖了它们的本质差别。18
随着赴华耶稣会士把更多的有关汉语的信息传回欧洲,它引起社会混乱与传统分裂;终于激发了伟大的17世纪的文化探索,寻找那丢失已久的人类共享的“通用语言”,后者的关键系于汉语……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一普遍信念,即在中国尚可看到原生知识的缩影,那就是逻辑、神学和语言结构之共有性和普遍性。26香港大学教授查德·汉森(Chad Hansen)声称:“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可媲美于科学的宇宙创造说。”27
费诺罗萨说:“以汉语为模式,把它当作真正知识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够弥补我们(西方)可怜的语言抽象的能力。……这是联结命名与认知之间的理想设定。”28
芝加哥大学教授豪·索萨西说,“中国书写文字是有效思维的典范”29,它“成为现代早期欧洲的完美写作模式”。30
早期汉学家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 1788—1832)断言,“汉语书面语言(汉字)代表人类的基本思想,而这是其他任何语言(文字)都不能传达的”;“汉语……是最理性、最系统的语言,因此它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通用语言的模型”。31
2.溯源汉字,发现西方知识的根
第一,汉字与现代西学的源头。表意文字(汉字)即含义与定义、概念与理念、知性与知识、思维与思辨、抽象与形象、形而上与形而下……它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发明,其他所有的发明都是基于其上的。换句话说,倘若没有表意文字,那么,不可能有知识,更不可能产生文学、科学和哲学;除非是原始性的,或是被伪造的。
如果承认人类知识的诞生是“元一”(一个源头)的话,那它就不会在欧洲,因为西方是“二”(主客对立);只不过在现代阶段,由于幸遇“天时地利”,西方在这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和亢奋而已。如此“元一”即是那赋予汉字“表意功能”的《易经》,它也是全人类的“群经之首”。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17世纪后期,即在“西学”的孕育期,莱布尼茨和白晋等人达成共识:使汉字从“象形”向“表意”飞跃的《易经》,是全人类的科学、数学和哲学以及宗教的源头。
白晋认为,这些易象和爻卦皆显示伏羲所发现的,不仅是中国语言的钥匙,而且还是“所有知识的真正钥匙”(true key to all knowledge)。白晋写道,伏羲爻卦代表了所有科学的简易而自然的方法。32据此,大卫·波特总结,汉字(表意)是“神圣启示的密码”,它体现了“完美的哲学系统或所有科学的基本原理”。35
莱布尼茨赞同这种推论,即所有的智慧都溯源于《易经》图像。3334
第二,西方不能原创知识和学术。美国《向导》杂志(1918)写道:“写字的发展是有序的,象形文字(图画显示)被表意文字(意识标识)所取代;后者表达抽象的思想,堪称所有发明中的最伟大的发明——使汉字担当通用文字,一切才有可能:书写历史、诗歌、哲学……”36
在(17、18世纪)耶稣会士的心目中,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全人类知识的终极源泉”。37在17世纪的欧洲,“中国成为神启的逻各斯的知识库”。38
这就是说,西方不可能原创文学、艺术、知识和学术,乃至不可能原创文明及其一切方面。为什么?其原因之一是,西方不能原创“表意”或真正文字。“表意”,指人与自然及万事万物之普遍性与感通性,它是《易经》之
“形而下”(器)与“形而上”(道)相和合的结晶。这样的“智慧机制”在西方是不可能产生的。即使在现代,西方已经撷取了汉语的“表意、雅言”,学会了含义与定义、概念与理念、知识与知性、思想与思辨……也从中国引进了整个西学(西学中源);即便如此,西方也是上述“智慧机制”的门外汉。唐诗云:“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我们说西方不能原创“表意”(知性和概念等),这不仅仅是因为西方的表音文字只是声音符号,而无合理语义;更因为西方没有“道的智慧”(整体和谐、动态平衡、圆融有机、有无相生)。
第三,“汉字表意”衍生西方哲学。西方不能原创“表意”这一知识与学问之母。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说:“知觉恰恰是一个概念,一个直观的概念……它源自于事物本身,其意义自我呈现,它独立于语言、独立于指涉系统。而我相信知觉与源头、中心的概念是相互依赖的……”39
这段引文说的是,知觉和概念来自事物的本身,人通过直觉体悟它们的互相依赖和渊源本末。这难道西方做不到吗?西方宗教是“神创万物”,它不承认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本身的价值和规律;实际上,它只是牺牲万物众生,除此之外,它与自然毫不相关。西方的非宗教的“世俗部分”是唯“俗”无“雅”,都是地方性和排他性;这在17世纪的欧洲方言文字群起林立之际,是“流行病”。
在德里达看来,“汉语是哲学写作的完美蓝本。……因此,汉语写作概念发挥一种‘欧洲幻觉’(European Hallucination)的功能”41“……德里达确认,在莱布尼茨的项目中,汉语(写作)模式‘起着西方哲学的基石的作用’。”41
美国长岛大学教授帕蒂森指出:“莱布尼茨认为汉字是理想的哲学符号系统的原型;它不存在口音中介和词语模糊,而与思想之对象直接关联。”42
“汉字表意”仅构成西方哲学的语义、概念和范畴以及逻辑推理的方式。总的来说,西方哲学及科学皆来自从中国经书中所撷取的专门针对自然的那部分,被称为“自然哲学”;西方割裂“万物一体”,形成“主客两分”,从而退化为“本能层级”——人作为“智能生物”所禀赋的反克自然的无限潜能,只不过用《易经》的“形而上”(道的碎片)包装之而已。 莱布尼茨希望“中国也应该派‘传教士’到欧洲,教导自然哲学”43。
“自然是我们的一切观念所生出的源头。”(越诺尔兹名言) 在古代,哪一种思想最能体悟和尊重自然呢?那就是儒家(天道观、天人观),开始于《易经》;所以,一切概念与观念、知性与知识的源头就在这里。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 日本去年出生率创123年以来新低,每年关闭超400所学校
- 教师≠编制 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和编制脱钩
- 伊顿公学培养英国首相的历史
- 教育部:职业教育决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
- 农村兴起择校热陪读热 80后90后父母拒绝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3天获利近千万?隐秘而疯狂的小学奥数竞赛“生意”背后
- 哈佛幸福课的8个幸福秘诀
- 幸福的配方
- 魏书生用“老办法”做出新成绩:从“甩手”校长到“放手”局
- 每年就诊量上升10%-15% 青春期孩子是强迫症发病高峰
- 疫情之下,请这样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 新政重塑教育格局——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1
- 大学教育如何避免“白开水化”
- 开学在即 北京新学年教育领域有这些变化
- 西方三位哲人眼中的汉字观